這個0來之不易!“肺已經不是肺了”,首例新冠肺炎尸檢報告發布
轉載
0313mh.com于 2020/03/02 17:04:26 發布
來源:微信公眾號
作者:
2024 閱讀
0 評論
0 點贊
11
這個0來之不易!“肺已經不是肺了”,首例新冠肺炎尸檢報告發布
顯示
![]()
![]()
![]()
從2月中旬開始,在國家法律政策的允許下,我國開始陸續進行新冠肺炎患者的遺體解剖工作。近日,首例新冠肺炎尸檢報告發布,記者專訪主持首例新冠肺炎逝者遺體解剖的劉良教授。這份報告中包含了哪些重要信息?
劉良教授表示,新冠肺炎的病變與SARS有類似之處,也有自己的特點。從目前的病理結果來看,一些死者的肺部切面上,能看到有黏液性的分泌物,他認為這是臨床治療需要警惕的地方。
劉良介紹,新冠肺炎患者出現的癥狀不像我們平常的感冒、病毒感染引起的流清鼻涕等癥狀,解剖發現這些患者肺部的分泌物是黏稠的,而且在較深的氣道里,如果在早期沒有發現、不去針對性地做處理的話,治療可能會起反作用。 此外,劉良介紹,正常的肺含氣,握上去感覺像海綿,但感染新冠病毒的肺一摸就感覺它已經實變了,肺里面被別的東西取代了。![]()
劉良表示,由于一直缺乏系統尸體解剖提供的完整病理學資料,研究人員對疾病的發病機制、器官損害等影響無法確切判斷。通過尸檢能夠了解到這個病變是什么樣的,做有針對性的治療。“在這種情況下,病變的地方如果是怕水的兵,我就把水搞過去,你怕火我就把火搞過去。” 在2月29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,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介紹,目前對11例病理解剖得到的初步結果,可以看到痰堵、肺部病變,以及一些血栓形成的情況,對臨床有指導性的價值。 王貴強說,病理解剖從大體標本到組織學到分子病理學,以及病原學的分布等,還有很多工作要做。單純病理結果只是從病理上看到的,一定要結合臨床,包括病人的基礎疾病、既往的情況等等做綜合判斷,才能最后得出結論,包括比如死因是新冠病毒感染還是基礎病,或是炎癥因子風暴等等,這些數據很快就會報出來,供臨床治療決策做重要參考。![]()
來源丨張家口教育咨詢
![]()